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楊潤醫師在學期間即為運動愛好者並擔任球隊隊長。畢業後將興趣與工作結合,擅長運用針灸搭配整復手法減輕運動傷害與肌肉軟組織疾患。亦曾至西醫婦科進修,對婦科癌症術後、放化療後遺症治療亦有所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洪瑞鴻醫師投身臨床後,致力於處理癌症相關症狀、放化療副作用、 安寧緩和,緩解病患不適。洪瑞鴻醫師待人親切、視病猶親,常能 獲得病患及家屬信賴。此外,對於關節肌肉疼痛、眼科疾患、睡眠 及情緒障礙、顏面神經麻痺皆有所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張丘明醫師專長為針灸治療改善手術後關節僵硬,增加關節活動度。並擅長手術後針灸止痛,減少患者止痛藥物之使用。張醫師目前與西醫骨科、神經外科、口腔外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進行多項針灸臨床研究,包含西醫術後針灸止痛療效評估、針灸治療改善術後關節的功能活動度、針灸治療顳顎關節疾患、耳穴埋豆改善術後噁心嘔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李俐雯醫師致力於為眼科疾病患者提供中醫調養服務,期望將不適降到最低,以幫助患者早日恢復 ”睛”彩人生。另外,在神經科相關疾患如腦中風、顏面神經麻痺、帕金森氏症,皆有其獨到治療方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 理事
廖先胤醫師專長神經疾患針灸治療。於取得博士學位期間,致力於針灸止痛機轉之探討。此外廖醫師也曾使用針灸進行腦中風患者的臨床實驗,證實有針灸之病患較沒有針灸之病患改善更多。這些研究成果皆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廖醫師目前進行多項針灸研究,包含西醫內視鏡術後之針灸止痛、疼痛與憂鬱共病之針灸治療機轉、無痛雷射針灸於氣喘鼻過敏之應用。廖醫師臨床以四診為主,依病患體質及結構之差異,個別化診療,親切態度,受病人信賴。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癌症團隊醫師
台中市中醫師公會 常務理事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系友會 理事
中西整合癌症醫學會 監事
中華針灸醫學會 秘書長
簡介
黃明正醫師專長是癌症及手術後、放療、化療後遺症治療,在關節肌肉疼痛、坐骨神經痛、五十肩、手足麻木、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等,擅長將針灸與復健治療技巧相結合,可達顯著之療效,另於失眠、頭痛、腸胃機能障礙等亦有所專,提供患者更全面之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主治醫師
張哲彬醫師專長為失智症、中風後記憶認知減退。藉由頭皮針、體針、中藥治療,調理患者體質,活化腦部功能,延緩失智症退化,減輕家屬照顧負擔,增加患者生活品質。看診之餘,亦積極參與失智症社區衛教,分享治療經驗,盼能達到早期診斷,保留功能,安心終老。 另外,在運動傷害、肩頸痠痛及疼痛控制亦有其獨特的治療方式。
課程內容為結合臨床醫師的經驗,錄製成適合準備學習針灸的中醫藥相關學生作之課程。課程主題包含:經絡總論與針灸概論灸法、拔罐及刮痧學針灸手法介紹、臨床注意事項、急救意外處理、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各論,最後分享針灸臨床常見疾病應用。一系列完整的內容架構,讓學生建構完整的概念與理解。如果要更進一步學習針灸,可搭配課堂教學之實地教學,學習更精確之針灸技法與知識。
1. 瞭解中醫經絡的基本概念
2. 認識各經絡的走向以及穴位
3. 學習基本針灸技能,並應用刮痧拔罐、溫灸和藥浴等方法來治療瞭解針灸在臨床上的治療應用
醫藥相關領域之學生
1. 集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專業醫師群之實務臨床的經驗,共同設計錄製「中醫針灸學」課程。
2. 課程內容為結合臨床醫師的經驗,錄製成適合準備學習針灸的中醫藥相關學生作之課程。課程主題包含:經絡總論與針灸概論灸法、拔罐及刮痧學針灸手法介紹、臨床注意事項、急救意外處理、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各論,最後分享針灸臨床常見疾病應用。
3. 一系列完整的內容架構,讓學生建構完整的概念與理解。如果要更進一步學習針灸,可搭配課堂教學之實地教學,學習更精確之針灸技法與知識。
第一週:經絡與針灸概論
第二週:灸法、拔罐及刮痧學
第三週:經絡各論-手三陰(肺、心、心包)
第四週:經絡各論-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
第五週:經絡各論-足三陰(脾、肝、腎)
第六週:經絡各論-足三陽(胃、膽、膀胱)
第七週:針灸手法介紹、臨床注意事項、急救意外處理
第八週:針灸臨床常見疾病應用
第九週:頭皮針各論
第十週:古典針灸各論
1. 影片觀看:30%。
2. 主題測驗:40%。
3. 總結性測驗:30%。
總成績達 70 分可取得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