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du | 中華開放教育平台

【108-2】唐代石刻文獻
【108-2】唐代石刻文獻
註冊課程
開課機構
逢甲大學
課程分類
人文藝術
課程子類
文學
學習時數
每週2小時
上課語言
中文
字幕語言
無字幕
修課費用
免費
林韻柔
林韻柔
逢甲大學
副教授
主要經歷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副教授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助理教授

代表重要著作
1. 《唐代佛教群體的記憶與信仰實踐》,新北:稻鄉出版社,2018。
2. 〈凝視與再現:天台山記中的宗教文化記憶與行旅書寫〉,《東華漢學》,27期(2018年6月),頁125-162。台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第二級
3. 〈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成立——北朝至初唐的五臺山信仰〉,收入妙江主編、陳金華、釋寬廣、紀贇副主編,《一山而五頂:多學科、跨方域、多文化視野中的五臺信仰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7年7月),頁39-73。
4. 〈移動的聖山:中日五臺山信仰的跨域交流〉,《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1卷2期(台北: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2014年12月),頁107-181。THCI Core、100-103年度人文及社會科學專業類學術期刊評比歷史學門A級期刊
5. 〈時危聊作將——中古佛教僧團武力的形成與功能〉,《成大歷史學報》,43期(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2012年12月),頁127-176。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為使中文系大學部學生掌握唐代石刻文獻,並瞭解石刻文獻對唐代研究的助益。課程將引導學生學習並領會運用出土資料的基本方法,爲日後的研究與應用提供必要的基礎,藉由實際研讀文獻與參考前人研究成果,以理解、判斷與運用文獻的方法,進而學習利用數位人文工具探尋文獻記載的線索,思考並形成研究課題,進行專案研究。課程中將讓學生學習:(1)熟悉中國歷代石刻史料匯編電子資料庫、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佛學規範資料庫(Buddhist Studies Authority Database Project),進而利用Access依據石刻文獻、歷史人物資料庫之內容,建立個人研究資料庫,再配合運用Pajek軟體,進行可視化和分析,探究唐代人物、家族與信仰群體的社會網絡;(2)結合GIS系統,運用QGIS軟體繪製歷史地圖。

課程目標

1. 認識唐代石刻文獻的類別與涉及研究課題
2. 熟悉相關數位資源與工具
3. 學習運用唐代石刻文獻與相關資料庫進行研究的工具與方法
4. 瞭解傳記群體研究、地理信息系統、社會網絡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適用對象

中國文學與相關學系學生

課程特色

應用數位工具/技術:Access(資料庫建置工具)、Pajek(社會網絡繪圖工具)、GIS(地理資訊系統、地圖繪製工具)
課程領域:人文學

課程進度

CH1石刻文獻概述
CH2石刻文獻的整理
CH3石刻文獻的類別
CH4數位人文研究資料庫與課程使用工具簡介
CH5石刻文獻研究資料庫的建立
CH6石刻文獻的研究與應用
CH7石刻與傳記群體研究舉隅
CH8傳記群體研究與社會網絡分析/Pajek使用方法與習作(一)
CH9 Pajek使用方法與習作(二)
CH10 石刻文獻的地域因緣和空間形態
CH11 QGIS操作與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