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du | 中華開放教育平台

科學與倫理
開課機構
中原大學
課程分類
宗教哲學
課程子類
哲學
上課語言
中文
字幕語言
繁體中文
修課費用
免費
吳宗遠
吳宗遠
中原大學
教授
吳宗遠老師為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研究專長分子生物、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學。
吳宗遠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目前研究發展除致力於生物科技的研發,亦積極推廣生物新知與科普教育。另外,吳教授在許多期刊中發表過論文、出版專書甚至擁有許多與其他學者共同發明的專利。
本次後半段的課程,吳宗遠老師將會帶領學習者進入科學知識倫理探討的領域。
高欣欣
高欣欣
中原大學
教授
高欣欣老師為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數值分析、網路設計應用之圖形理論、數學教育。
高欣欣老師致力於數學教育及創意與倫理課程之推廣,上課方式生動活潑,身受中原學子喜愛,在歷年教學評鑑上皆獲得極高評價。課外之餘發表過許多期刊論文,在專業領域的經驗相當厚實。
本次課程前半段先由高欣欣老師培養學習者的「基本道德思考原則」,讓學習者瞭解邏輯思考的技巧後,能順利進入後半段生物科學的領域

課程簡介

本課程希望不僅能夠增進同學對於現代公民倫理規範的認知,而且能夠促進同學對於道德議題的思辨能力、論證能力。具體而言,我們希望透過課程的教導,能:
(1)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能思考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以及為什麼是對、為什麼是錯。(2)幫助學生有信心尋找答案,並在面對不同觀點、不同時空關係等因素之下,做出正確的判斷。
(3)學習如何在資訊不足或規範不明的情況下,做出合宜的道德判斷。
課程教學目標包含知識、技能及態度三部分:
1.知識
(1) 能瞭解和他們有關連的個人和團體。
(2) 能界定其與有關連個人或團體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3) 能瞭解其面臨道德兩難衝突時,應如何思考,如何做決策。
2.技能
(1) 能辨認批判性思考之討論與推理技巧、科學、文明與道德。
(2) 能在道德兩難情境的討論時,說明自己的立場,以及支持相反立場的理由的能力。
3.態度
(1) 能自發性地展現合宜的社會規範行為。
(2) 能明辨做事的輕重緩急。
(3) 能養成合宜的價值觀。

課程目標

本課程特色及目標在於透過邏輯思考、實際案例分析讓學習者能夠經由老師的講解以及實例練習,進行思辨思考最後做出道德上正確的抉擇,當中的問題是平常鮮少會去思考到的,但真正碰到這些問題時,又不是這麼輕易的能夠決定答案,所以經由這門課,使學生理解碰到類似的情形時,該如何思考以做出選擇。

課程特色

中原大學強調全人教育、學用合一、國際視野的辦學理念深受各界所肯定,我們深信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在培養「全人」,因此本校通識教育是以全人教育為本,規劃系統性的通識課程,企盼中原人不僅學有專長,也能具備廣博的知識和素養,除此之外,本校更透過「專業倫理」的實踐,落實品格與全人教育。
中原模式的專業倫理課程已培育超過三十位種子教師,而本校教師認同全人教育理念所激發的熱情與使命感,是順利執行專業倫理課程的最重要條件,本校至今已建立課程已發展企業、工程、科學、設計、法律、特教倫理等六套基本教材,並發展完善的總結性與形成性教學評量模式,配合104學年度將專業倫理課程列為各學院必修課程之目標,特將專業倫理課程發展為特色數位教材,期望未來能成為台灣高等教育專業倫理課程的教學資源中心。
本次特邀請理學院高欣欣教授、吳宗遠教授講授「科技與倫理」課程,課程架構前半段以一般倫理的基本道德思考為主軸,先讓熟悉同學邏輯思考的基本原則,瞭解日常思考的可能偏誤;然後再討論道德原則正確推論的關鍵,以及道德原則是否為相對存在,或是否有優先順序的問題;最後則是討論行為後果在道德思考上的角色,以及後果與道德信念相衝突時,該如何考慮較為合理。後半段則針對科學倫理的專業領域,蒐集了一些發生過或可能發生的案例,嘗試著帶領同學一起思考專業領域的道德議題,以前半段的一般性倫理原則與道德思考應用在這些案例的分析上,學習該考慮哪些因素、該如何判斷、以及該如何作決策。

課程進度

第一週:道德抉擇的本質
第二週:道德有客觀標準嗎?
第三週:道德效用主義─另一種相對觀點
第四週:道德行為的結果重要嗎?
第五週:道德思考與邏輯原則
第六週:道德原則有優先次序嗎?
第七週:道德義務與美德
第八週:生物科技的倫理問題─基改生物的益與惡
第九週:生物科技的倫理問題─基因研究的社會衝擊
第十週:生物科技的倫理問題─是研究還是異端
第十一週:以科學為名的道德效用論─流行病與科學研究
第十二週:科學家的「戰爭與和平」
第十三週:科學家的道德義務與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