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du | 中華開放教育平台

臺灣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鑑賞
開課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課程分類
人文藝術
課程子類
書畫欣賞
學習時數
每週2小時
上課語言
中文
字幕語言
無字幕
修課費用
免費
趙惠玲
趙惠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藝術教育哲學博士(副修性別研究)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教育研究所專任教授。曾擔任藝術教育研究期刊(TSSCI、THCI Core收錄期刊)總召集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教務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曾入圍教育部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獲得教育部100學年度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績優夥伴課群類指導計畫表揚獎、臺灣師大99學年度教學卓越教師獎、臺灣師大99學年度優秀通識課程教師獎、教育部97、98學年度優質通識課程績優計畫表揚獎、教育部94、97、98、100學年度優質通識課程計畫補助。也獲得「臺灣通識網課程資料庫」典藏「藝術鑑賞與視覺文化」、「藝術鑑賞:臺灣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等課程。

課程簡介

藝術作品反映了藝術家的情感以及創造力,並且在不同的社會脈絡之下,展現了風格、技法、內容都各自相異的面貌。因此,每個時代的「當代藝術」都涵具了當時重要的社會議題以及特定的「視覺文化」氛圍。在近百年的歷史變遷與不同文化的洗禮之下,臺灣擁有既多元又獨特的社會樣貌,凝聚出了繽紛、豐富的當代藝術風格。在本課程中,將臺灣的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並列為兩大軸線,將前者視為當代學習主體的人文素養之一,體現不同時代與社會的藝術發展變遷;於後者則強調學習主體與日常生活中繽紛雜沓的視覺物件、事件與環境之互動及省察。
對來自臺灣的學習者而言,透過本課程能理解臺灣當代的社會變遷與藝術樣貌,以及兩者間綿密的互動關係。對於來自臺灣以外的學習者,則可透過本課程理解藝術產物的發展脈絡,進行與其自身之文化場域與藝術活動間的對話。本課程進行時,將深入探索臺灣藝術的百年風華,並且邀請當代藝術家來分享以及示範創作歷程。
同時,也將實地探查鮮活多樣的視覺文化場域,引導每一位課程的參與者,自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議題,用視覺符號來說話,為自己的藝術創作進行雲端策展,一起建構對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的理解,共同實踐「人人都是當代藝術家」的課程使命。

課程目標

認識臺灣當代藝術的內涵與發展脈絡。
培養藝術鑑賞的自主學習知能以及多元的詮釋觀點。
理解臺灣當代視覺文化現象的意義並省思其內涵。
提升對於視覺審美的敏銳度以及對生活環境美學的覺察力。
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表達自我並關懷重要社會議題。
了解藝術知識共構與分享的概念並展現社群合作學習的團隊素養。

適用對象

對本課程有興趣的學習者

課程進度

第一週:課程導論及藝術鑑賞專題 (一)
第二週:藝術鑑賞專題 (二)
第三週:視覺文化專題(一)
第四週:視覺文化專題(二)
第五週:臺灣藝術百年風華
第六週:臺灣當代藝術三十年流變(一)
第七週:臺灣當代藝術三十年流變(二)
第八週:視覺文化場域探查與當代藝術專題(姚瑞中)
第九週:數位科技與當代藝術專題(黃心健)
第十週:藝術療癒與當代藝術專題(侯俊明)
第十一週:動漫文化與當代藝術專題(洪東祿)
第十二週:性別議題與當代藝術專題(何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