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Edu | 中華開放教育平台

【110-1】藝術與設計創作
【110-1】藝術與設計創作
註冊課程
開課機構
元智大學
課程分類
社會科學
課程子類
跨領域教學
學習時數
每週3小時
上課語言
中文
字幕語言
無字幕
修課費用
免費
林楚卿
林楚卿
元智大學
副教授

主要經歷
 元智大學 Digit+創客基地 主持人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副教授
 元智大學 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 副主任
 元智大學 CKfablab數位構築實驗室 主持人/創意總監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亞洲大學 資訊與設計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亞洲大學 安藤忠雄藝術館興建委員會 顧問
 
 代表重要著作
 1.林楚卿,《數位製造是什麼? 如何成為 maker 的入門介紹書》台北:馥林文化出版社. 預計出版: 2022. 1
 2. 劉育東,林楚卿,《新建构--迈向数字建筑的新理论》北京: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2. 01. ISBN 978-7-112-13589-9.
 3. Liu, Y. -T. and Lim, C.-K. 2009. New Tectonics: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Digital Architecture: 7th Feidad Award. Basel, Switzerland: Birkhauser. June 2009. ISBN: 978-3-7643-8691-7
 4. 劉育東,林楚卿. 《新構築: 邁向數位建築的新理論:第七屆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 2009. 07. ISBN: 978-986-7009-63-0."

課程簡介

【藝術與設計創作】課程為元智三創跨領域教學課程,同時結合元智藝術與設計系大三的專業必修課,亦是藝術與設計系及機械系共同開設的跨領域學程「藝術、設計與工程創意實踐學分學程」的主要課程。以跨領域設計及數位技術實作為主的設計專業課程。課程以科技工具(數位製造、互動技術)的創新應用解決真實議題(銀髮族適應性設計)的過程,來訓練具設計思維與運算思維交織的跨領域設計人才。
課程共三學分,小班制(10-15人)的工作室導向學習(Studio-based learning)教學形式,由於此為跨領域學程課程,修課學生除了藝術與設計系大三學生外,也會有工學院不同科系(機械系、電機系、工管系、資工系、資傳系等)學生跨院系選修。課程藉由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操作,更有效訓練工程與人文跨領域實質合作,讓藝設系及外系學生跨領域合作,共同發想創意並藉由數位製造技術(雷射切割、CNC、3D列印、3D掃描)及互動科技(實體運算Arduino、機器學習技術ML5)將創意實踐出來。教學過程中學生將具備跨領域自主學習及創客「動手作」的基本技能,熟悉數位製造各種軟硬體,同時也理解並可實作機構設計以讓設計作品更自由,達到空間/物件主動適應環境/人的設計目標。
課程強調議題導向教學,110學年將基於一個值得被研究及適合差異化的學習之領域主題:「老人福祉科技」,希望藉由「跨域整合設計」的方式解決此產業中真實議題。基於產業議題強調「適應性」互動設計,學生必須以動態機構設計及互動感測呈現設計主題。藉由設計思維與運算思維交織的訓練方式,訓練學生從動力學藝術(Kinetic Art)及自動感知程式運算,結合形式(Form)的創造與不同材料(Material)與單元間的組構(Composition)關係及結構(Structure)概念來進行設計創作。

課程目標

本計畫課程為中階課程。目標在培養具設計思維與運算思維交織的跨領域設計人才。透過課程設計與專業教學,原僅專注於美學及設計專業的藝術與設計背景的學生將具備以下跨領域實踐能力:
1. 能運用資料分析工具(P5.js)輔助設計創作前期的市場分析或資料收集之視覺化呈現。
2. 能熟練的操作數位製造工具(雷射切割、CNC、3D列印、3D掃描),將設計創意進行數位實作。
3. 能活用互動科技的技術(Arduino、ML5),藉由互動設計解決設計問題。

適用對象

藝術與設計系大三學生、工程學院/資訊學院大三以上學生

課程特色

應用數位工具/技術:資料視覺化(P5.js)、數位製造(雷射切割、CNC、3D列印、3D掃描)、互動科技(Arduino、機器學習ML5)

課程進度

CH1 課程介紹
CH2 技術教學-光模型
CH3 技術教學-聲模型
CH4 技術教學-觸模型
CH5 暖身成果發表
CH6 議題導向工作坊
CH7 議題導向工作坊
CH8 議題導向工作坊
CH9 發題: Adaptive Design
CH10 Design Development
CH11 Design Development
CH12 Design Development
CH13 Proposal Review
CH14 Design Development
CH15 Design Development
CH16 Portfolio
CH17 Exhibition & Final Review
CH18 補充線上教學